“学党史、感党恩、跟党走”主题征文活动获奖作品展示——
永远的红色
张梓琪
朝阳透过云层,斑斑驳驳洒落在美丽的校园里。徐徐而来的微风,在嘹亮的国歌声中,掠过那抹亮丽的红色,穿过那排整齐的松柏,飘到了我们高高举起的右手上……每一次升旗,我都激动不已。因为那一抹红色,于我,有着特殊的意义。
七岁那年,当我戴上红领巾的那一瞬间,我的心中已悄然种下了一颗红色的种子。
十岁那年的冬天,妈妈特意带着我走访了她结对帮扶的贫困户。从小在县城里长大的我,对贫困的概念是那么的陌生。贫困户罗爷爷家的木房子很旧,屋的转角处很潮湿,很多地方还长了青苔,房顶上的瓦片零零碎碎的。那天下着小雨,雨水就顺着瓦片的破碎处,滴落在高低不平的堂屋里,到处一片泥泞。唯一保存得很好的,是堂屋墙壁正中央的那张毛爷爷的画像。见我们到来,七十多岁的罗爷爷赶紧蹒跚着出来和我们打招呼,旁边的罗奶奶没有说话,直呆呆地望着我们,显得十分窘迫而不知所措。妈妈告诉我,罗奶奶是聋哑人,他们的一儿一女也都有智障,家里还有两个孙子。其中一个和我年龄相仿的小女孩,正趴在一个小木凳上写着作业,木凳很旧,有星星点点的霉斑。小女孩抬起头胆怯地望了我们一眼,就又赶紧缩回了她的目光。但她脖子上的红领巾却让我印象异常深刻。“你们的安置房马上就要批下来了。”妈妈高兴地对罗爷爷说。那一刻,罗爷爷眼噙泪水,连连说了几声感谢,就哽咽地不知再说什么了。
那一刻,我似乎明白了妈妈给我说的精准扶贫的意义!也是在那一刻,我更加懂得了要好好学习。
十一岁那年夏天,当妈妈再次带着我去罗爷爷家时,眼前的一幕让我一下就呆住了:宽敞明亮的楼房,干净整洁的院坝,摆放整齐的家具……一切都是崭新的,唯独略显陈旧的是那张依然挂在堂屋墙壁正中央的毛爷爷画像。罗爷爷一见面就紧紧握住妈妈的手说:“感谢党感谢政府啊!没有这么好的扶贫政策,我们这辈子都不可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!”罗爷爷的手抖得很厉害,罗奶奶的眼里也噙满了激动的泪水,小女孩正在崭新的书桌前写着作业,墙壁上端端正正地贴着一张“三好学生”的奖状。小女孩接过妈妈赠送给她的新书包,立马敬了一个很标准的队礼,脸上洋溢着的全是开心的笑容,再也不像从前那样生怯了,脖子上那条虽说洗得有些泛白的红领巾此刻却显得格外耀眼!
就是这抹红色,让新时代的我对共产党、对我们的国家有了更深刻的认知。
如今,我已是一名中学生,对于红色的热爱,也有了不一样的情怀和展望——我的胸前一定要早日戴上那枚红闪闪的团徽、党徽,让那抹红色,永远闪耀在我的心里,伴随我的一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