凤眼时评 您的当前的位置: 首页> 新闻> 凤眼时评> 正文

【本网评论】多措并举促乡村振兴

记者: 编辑:龚佳 发布时间:2018-01-05 【选择字号:

罗欢

近日,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在四川省武胜县召开,来凤县石桥村也受邀参加。近年来,石桥村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,推动特色产业发展,打造土家特色民居,村容村貌得到改观。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,为石桥村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。

实现乡村振兴,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入手。

实施乡村振兴,人才是关键。这就需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、爱农村、爱农民的“三农”工作队伍,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,一方面,要选优配强农村干部队伍,加强村党组织书记培养,强化党的引领力,广辟选人用人渠道,建立后备人才库,增强基层党组织力量。另一方面,要深入挖掘农村的“土专家”、“土秀才”,让他们有机会、有平台施展自己的技能。要把致富能手、退伍军人、优秀外出务工人员等人才整合起来,发挥优势,统一管理。

实施乡村振兴,产业是基础。产业兴、则农民富,产业旺、则农村强,农村没有一批像样的产业,农民致富奔小康就是空谈。发展农村产业,要结合本村自然环境条件,选准发展目标,合理规划,在“一村一品、一村多品”上动脑筋、做文章,努力打造一批有特色、有效益的产业,使当地百姓真正靠产业发展富起来。当下,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,乡村旅游成了城市居民的首选,特别是避暑游、民俗游热度飙升,各地要抓住契机,充分挖掘旅游资源优势,结合产业发展观光、采摘游,适当开办农家乐,在增加旅游收入的同时也拓宽了产品的销路,致富渠道更广,进一步推动美丽乡村建设。

实施乡村振兴,基础设施是前提。产品要销售出去才能产生经济效益。农村要找出“路”,首先要修建一条真正的实路,“要致富、先修路”已经深入人心。目前,各地已经基本实现公路通达村委会,村民出行、产品运输更加方便、快捷,下一步要加大到组、到户路,产业致富路的资金投入,进一步完善农村基层设施,为乡村产品走出去提供基础保障。另外,要搭建信息化之“路”。如今,信息化服务已经深入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。而在农村,除了日常的通信,广播勉强算得上信息化外,其他的比如农村电商、物流等信息化水平都比较落后,各地要整合资源,引进人才,把农村的山水风光、人文风俗、土特产品搬到网上去,借助信息化之路,提高知名度,让“山里货”飞出去,“城里人”跑进来,助推乡村发展。